冷链物流要做哪些检查
信息来源:1xdm.com | 发布时间:2025年09月11日
冷链物流需从冷库、运输设备、操作规程、监测系统、人员操作、应急管理六大方面进行安全检查,具体内容如下:
一、冷库检查
资质与备案
确认冷库是否具备合法经营资质,第三方冷库是否完成备案。
温度控制
检查是否配备温度监测设备,能否定期测定并记录冷冻冷藏食品温度。
测试温度分布特性,确定适宜货物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。
货物管理
确认是否接受无“两证明一报告”(检验 检 疫证明、消毒证明、核酸检测报告)和追溯信息的货物。
检查货物是否按标准或标签标识要求贮存,避免交叉污染或变质。
环境卫生
检查冷库及从业人员是否落实清洁、消毒、通风、个人防护等防疫措施,是否存在卫生死角。
二、运输设备检查
冷藏车/冷藏箱
箱体完整性:检查箱体是否有破损、变形,密封条是否完好,门锁是否牢固。
制冷系统:测试冷机组运转及制冷情况,观察机油、压缩机油面、制冷剂储量(液面需在观察镜1/2以上)。
温度记录:检查温度记录器是否正常工作,记录曲线是否清晰,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是否一致。
通风与空气交换
确认新鲜空气交换窗位置正确(冷冻箱关闭,保鲜箱按要求开度)。
预冷与装载
装货前需预冷30-60分钟,去除箱内余热和湿气。
监督货物装载,确保箱内四周和冷机周围有足够空间(货物与前板距离6-8厘米,顶板与货物距离20厘米以上),底板建议加装通风槽或使用托盘。
三、操作规程检查
规程与验证
要求企业提供冷链操作规程、验证报告、冷链小组任命书等文件。
让相关岗位人员现场演示冷链操作(如保温箱装箱、温度记录数据提取等),验证过程是否有纠偏,是否符合GSP(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)要求。
常见问题
测试现场收不到报警短信、监测系统断电无报警、报警期间数据记录间隔不足(需至少每2分钟记录一次)。
原因:系统验证不完善、报警电话卡余额不足、未配置供电中断报警模块、数据记录间隔固定未根据超温调整。
四、监测系统检查
功能测试
确认系统是否具备实时监测、历史查询、报警管理(声光+短信报警)、断电报警(短信)、超标期间数据至少每2分钟记录一次等功能。
数据核对
导出温湿度监测系统报警记录,与冷链运输单逐一核对到货温度、启运时间、抵达时间是否一致。
检查报警期间数据记录是否完整,是否有报警处理及处理结果记录痕迹。
五、人员操作检查
提问验证
随机抽取验证小组人员提问,如验证测点布置数量、GSP布点要求、风险区域位置等。
确认操作人员是否参与验证过程,能否描述验证过程及纠偏处理。
培训与纠偏
企业需组织岗位人员培训验证方案、操作规程及验证原理,实时监控验证过程,及时纠偏并确认结果。
六、应急管理检查
应急预案
检查企业是否制定冷链断裂、设备故障等应急预案,如备用车辆、维修工具箱、备用路线等。
应急演练
确认企业是否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确保人员熟悉应急流程,减少损失。